為水損整治做出突出貢獻的業主獲得表彰。
找出漏水點,更換消防栓止回閥。
最近,不少小區業主都向社區報反映小區內發生的水損現象,每月高達幾百上千的水損費讓居民叫苦不迭,而且小區常因水損費、維修費高,又沒人愿買單而導致問題難以解決。
什么是水損呢?供水公司公共供水管道在接入小區供水管道前都會安裝總水表,并按總水表用水量收費。因一些小區水管管道老化,漏水嚴重登問題,導致總水表的用水量會大于小區內各分水表用水量的總和,這之間的差量就是水損。
然而,同樣的問題在河濱社區東方逸景小區卻得到了有效解決。今年3月,困擾了小區2年的因水管漏水導致水損費用高居不下的問題,在業主齊心協力下,只花了2000元就搞定了!4月27日,在小區業主大會上,6位在水損整治工作中表現突出的業主還獲得了小區業委會和黨支部的表彰。
現象:兩年來水損費逐月遞增 最高一月竟達6000多元
2013年5月,小區的物管工作人員唐華清在抄完本月總水表,合計完費用后就發現:以往每月水損費用為300元左右,而這月突然增至800多元。唐華清十幾年的物管工作經驗告訴他,這樣突然猛增的水損費用不是正常現象。他立刻將問題告訴了小區業委會,一 開始大家覺得是不是總水表出了問題,加上費用上升得不算太多,并且一直都是由小區業委會支付水損費用,所以大家并未太在意,只是說再觀察觀察。
可是,大家沒想到之后水損費逐月上升,從一開始的800元,到2013年8月達到2000多元,再至2014年突破4000元大關,2015年1月更是創下了6000多元的“歷史新高”!而小區業委會僅在2014年一年里就支付水損費合計33584元。高額的水損費用已經讓業委會的財政感到吃力,2015年1月小區費用收支情況已出現了赤字。
出路:三招解決水損高難題
1 采用排除法 逐一查找水損猛增原因
2014年6月,業委會和黨支部自治小組成員開始了大排查,尋找水損高居不下的原因。大家首先想到的是總水表走字是否正常?為了查證,他們等到半夜1、2點,居民大多都已休息未用水時,結果發現總水表依舊轉動。難道是總水表壞了?但換了新水表,半夜水表還是“呼呼”轉動。成都市計量局也對總水表進行校驗,證明總水表走字沒有問題。小組又對小區共22個單元的分水表表數統計核對,發現并無異常。水表沒有問題,那可能是小區出現了漏水情況?!耙幌氲矫刻臁畤W嘩’流走的不光是金錢,還有珍貴的水資源,我這心里就難受?!毙^黨支部書記施志榮說道。
2 成立水損整治工作小組 5人半夜蹲點找漏點
既然明確是因存在漏水點導致水損增加,那關鍵就是找到漏點。但供水公司工作人員表示,小區主水管是PPR熱熔管道,超聲波探測儀只對金屬管道起作用,對PPR管道無法實施探測,漏點找不出來。
那就只有自己動手找!今年2月,小區成立了水損整治工作小組,由李方榮、鐘孝全、楊國樞等5名退休業主擔任。這五位非專業人士對怎么找漏水點一開始也是一頭霧水。小區所在的河濱社區書記周繼國為他們請來隔壁社區錦州花園小區有經驗的物管工作人支招。李方榮5人小組開始了每天半夜的蹲點探測工作。5個人一人一天,每晚12點開始,每兩小時一次,每次耗時一個小時,拿著探測儀對小區地面進行探測監聽。
連著聽了一個月,大家總結出了經驗:夜深人靜時,沒發生泄漏的水管,聽著是空響的感覺,如果漏水的管子,則會發出“輟鋇納音。除了聽,還可以看,看看小區墻壁上穿漏點,或地面、墻角有沒有侵蝕點。這樣夜復一夜地不斷探測,終于發現了疑似漏水點,就是1號樓附近的消防管道。
3 貼告示動員業主獻計策2000元搞定問題
找到疑似漏水點,新的問題又出現了。因為不知道是否還有漏水點,咨詢供水公司后,得出的解決方案是給小區“開膛破肚”,對道路進行破路探測。這樣一來,路面施工不僅導致小區無法停車,而且預估需花費70萬元左右。
一人計短二人計長。小區業委會和黨支部連發三次公告,呼吁業主獻計獻策。公告貼出后,便有不少業主提出解決辦法。業主彭森林認為,民間水管維修隊價格便宜,工人也有經驗。他請來了一水電部維修隊的鄧師傅,鄧師傅探測后建議先挖開 1號樓附近消防水管的閥門處。挖開后,消防專用栓的止回閥已經壞了。鄧師傅建議換一個新止回閥,然后關閉這根漏水的管道,因為該小區消防管道和民用水管道還有另一個相通處,這根管道關閉不會影響其它使用。如此一來,2000元就解決了難題,小區業委會支付了這筆費用。經過一個月觀察,東方逸景小區水損已初步回歸正常。
專家:該創新社會治理案例值得借鑒
本文由太原數顯溫濕度表編輯整理!